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SBSTS)

透過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需要,以達預防、治療和提升言語治療之效。

聯絡我們以了解更多詳情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微笑天地擁有10年服務香港社區、公營機構及學校的經驗,為香港各幼兒園、小學及中學提供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為患有言語及語言障礙(SLI)的學生提供識別及治療服務。

我們為學校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養更強的社交技能。

#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概覽

在我們的學校語言治療服務中,我們為有需要接受言語治療的學生提供全面且合適的支援計劃,包括進行個別及小組治療、入班支援等,以滿足香港中小學的需求。

我們的服務旨在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學業成績和整體幸福感。透過個人化的治療計劃、為教師及家長提供支援或訓練、及為教師及學生舉行講座等服務,助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

學校層面

微笑天地 致力為言語障礙、吞嚥困難及兔唇患者改善言語、溝通及吞嚥方面等問題。我們透過校本外展服務,為學校提供全面的言語治療支援。我們明白語言治療在學校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解決語言障礙,還可以預防未來的困難並提高學生的能力。我們以服務香港社區不同階層的學生經驗為藍本,對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資源及學生的水平有深切的了解,服務包括評估以識別和診斷言語障礙、適當的轉診以及製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使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例如中文閱讀測驗、香港大學溝通障礙中心評估、發音測驗等,確保針對性的評估並解決每個學生的需求。

評估及治療:

  1. 替懷疑有言語障礙的學生進行甄別、診斷性言語能力評估。
  2. 編寫報告及擬定治療計劃,替學生作恰當之轉介。
  3. 標準化評估工具: 中文讀字測試,香港大學溝通障礙中心;香港粵語發音測試,香港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及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兒童口語(粵語)能力量表,香港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及香港城市大學。
  4. 按學生的需要,提供不同模式的言語治療服務,包括:個別、小組或入班,為學生提供課堂學習上的支援。

預防:

  1. 為校方在「治療」、「提升」、「預防」範疇中訂立年度計劃。
  2. 組織全校主題活動,如「聲線護理月」等活動來提高人們的意識並促進聲音保護。
  3. 舉辦聲音比賽等全校性活動,鼓勵學生愛護自己的聲音,令校方能更能善巧地運用資源及設計出優化計劃。

提升:

  1. 提供講座、工作坊和2. 演說技巧大檢閱研討會等。
  2. 提供學生訓練活動 (非語障組),包括「小小治療師」和「彩虹閱讀樂」等項目,從培訓中學習敘事技巧及不同的溝通方法以培養溝通技巧和信心。

全校主題活動:

  1. – 製作校園電視台短片播放資料,以海報深化學生的知識。
  2. 以問卷/比賽去測試學生對主題認知程度。

老師及學生層面

我們的校本治療服務涵蓋各種方式,包括個人、分組和課堂支援。個別治療課程針對有中度至重度言語問題的學生量身定制,重點在於特定的溝通和學習需求。分組治療課程,例如講故事小組、發音小組和聲音護理小組等,為學生提供了在支持性環境中發展語言技能的機會。此外,我們的課堂支援計劃包括與教師合作,將語言治療技術無縫融入課堂活動,確保全面促進學生髮展。

治療及工作坊:

  1. 舉辦講座 / 工作坊,將言語治療元素融入校園活動,鼓勵教師進一步了解治療資訊。
  2. 主題包括了解和幫助有閱讀和寫作困難的學生以及分析校內學生的溝通問題及協助方法。
  3. – 按老師需要進行個別學生諮詢,同時透過個人、分組或課堂支援等各種模式提供個人化的言語治療服務。
  4. 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治療目標,針對中度至重度病例制定個人化治療。
  5. 分組治療課程透過說故事和發音小組等活動解決溝通問題和年級程度。

觀課:

  1. 邀請老師在空堂觀言語治療課,了解學生的能力和針對性的介入方法。
  2. 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視訊教學課程來解釋治療方法。
  3. 與相關教師包括班主任、輔導組、中文科老師等舉行案例會議,討論學生的言語障礙情況,如有需要,可與校方一同為學生定立「個人學習計劃」。

協作教學:

  1. 共同備課後,治療師與老師可作進一步的延伸合作。
  2. 在口語單元課堂上,治療師與老師商量,分別教導學生不同之技巧及範疇,互相發揮專長,務求令三方均有所裨益 (學生、老師、治療師)。
  3. 治療師可擔當教導學生敘事組織及內容,老師則深化學生之運用方法及詞彚。

教師同儕觀察文化

  1. 加強與教師的合作。
  2. 實施互動教學或同儕觀察計劃,將語音訓練目標融入課堂教學。
  3. 透過討論來評估教學計劃的有效性。

校本策略

  1. 根據學生和行政部門的需求,制定針對學校的具體策略,重點在於治療計劃、小組安排、學校活動、教師合作和家長參與。

培育包容性文化

  1. 教師:
    – 開發豐富的課程。
    – 合作制定語言交流和學習支援計劃的教學策略。
  2. 父母:
    – 培訓家長志工。
    – 舉辦研討會,指導家長營造一個有利於溝通的環境。
  3. 學生:
    – 利用全校活動來加強和預防溝通問題。
    – 透過文章、TSA 討論技巧小組、主持人培訓和語言治療助理培訓等各種活動培養包容性文化。

如需了解更多資訊或安排我們在您學校提供的服務,請與我們聯絡。